早春助力基層醫療打造特色疼痛科室
一、慢性疼痛
據統計,我國慢性疼痛患者已超過 3 億人,且每年以 1000 一 2000 萬的速度持續增長,呈現出快速增長和低齡化趨勢,給患者及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和身心負擔。對于慢性疼痛,我國患者的知曉率僅為 14.3 % ,就診率不足60 % ,經過治療后,完全緩解率不足 20%。在我國,大眾的鎮痛觀念相對落后,對疼痛認知存在諸多誤區,70%的老百姓對待疼痛會選擇忍耐,特別是對于基層的疼痛患者,受醫療服務條件限制,無法及時得到有效診療而導致病情加重,使得中國慢性疼痛診治現狀極不樂觀。
二、項目內容
為了促進基層醫療效益,提升客南診療水平,提高大眾疼痛防治能力,近期由南京早春醫療器械有限公司發起的“消痛行動基層行”正式啟動。本項目從“國家、臨床、醫生、患者、綠色、預防”六大維度發力,整合資源,融合科技創新技術與傳統中醫理論,將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,擴大服務覆蓋面,惠及更多基層醫療,助力基層醫療實施疼痛診療服務。旨在打造我國基層醫療特色疼痛診療之路!
三、基層醫療面臨問題
1.缺少專業人員系統的輔導和支持多數藥械推廣人員,不從基層醫療門診的實際情況出發,打著培訓或學習新技術的噱頭,行推銷藥品之實,已被越來越多的門診醫生所拒絕;同時對真正新技術學習的渴望、新項目的開展卻有心無力。
2.缺少引流獲客的具體手段和辦法
普通內科門診普遍規模小,治療手段少,贏利模式單一,抗風險能力差,每日等客上門,沒有主動引流獲客的手段和辦法。
3.缺少特色的產品和治療手段
基層醫療門診醫生雖然經常進行學習培訓來提升自身能力,但畢竟接觸范圍有限,沒有特色的產品和治療手段,甚至民間秘方往往掌握在研發創始人的手中,若想引入基層醫療門診開展,難度不小。
四、項目意義
1.促進門診業務多樣化,擴大診療范圍。通過開展疼痛診療項目、優化診療工具.使基層醫療門診不再單純針對某一人群、某一疾病,不再單純依靠傳統輸液、藥物
治療,促進了門診業務的綜合性、多樣性,提高了醫療條件和服務質量,并大大提升了大夫的醫術口碑!
2.吸引疼痛人群上門就診,大大提高門診量。
基層醫療增加對疼痛疾病的診療措施,也是引流獲客的重要手段和辦法。通過宣傳與口碑效應,可解決速提升周邊疼痛人群的就醫需求,老百姓看病方便,尤其對于年輕消費人群,不再單純去選擇養生理療會所。
3.節省門診人力、物力等不必要的開支費用。
將醫院大型激光照射儀器微型化,不再因場地面積、人員配置等問題受限制,適合于基層醫療使用,便于操作,技術簡單,基層醫療不需要配備額外人員增加開支負擔。并且可將常用藥物、閑散配置資源等延伸應用到疼痛治療領域,合理利用了醫療資源,促進了各類醫療物資的充分使用。
3.增加患者對門診的信任度,形成粘性,提高復診率。
通過按療程治療,向大眾講好“疼痛故事”,加強公眾教育、提高公眾疼痛防治意識。
治療期間通過溝通了解,增進了雙方信任度,患者或其家人朋友再有就醫需求,將會直接跟門診進行緊密對接。